本网讯(特约记者/曾智)2月21日,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在14教106举办主题报告会:青年大学生与AI共成长的机遇与挑战。团学办副主任曾智以“从DeepSeek大模型看AI时代的青年使命”为题,为学院师生作专题报告。结合春节期间爆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的技术突破与社会热议,报告深入探讨了AI技术对青年大学生学习、创新及职业发展的启示,并强调理性认知与规范使用AI工具的重要性,引发广泛共鸣。

报告结合我国“人工智能+”国家战略与地方政策,强调青年需把握技术趋势,理解AI在智能制造、绿色转型等领域的应用场景,为未来职业发展积累技能储备。
针对AI工具在学术中的争议,曾智提出“善用不滥用”的原则。他列举高校规范案例(如天津科技大学对AI生成论文比例的限制),呼吁学生主动披露AI使用情况,避免学术伦理风险。

报告指出青年需从“技术使用者”转向“创新引领者”。他鼓励学生探索AI与传统学科融合,如生物医学中的数据分析、非遗数字化保护等。他呼吁关注AI伦理与社会责任,如参与“AI预测流浪猫行为”等公益项目,践行科技向善理念。
报告引用行业预测称,2025年或迎来“智能体元年”,AI将渗透至编程、科研等领域,但人类在需求理解与跨领域协作中仍不可替代。他建议学生培养“不可替代性技能”,如批判性思维、情感共情力,并关注AI与机器人技术的协同发展,为未来人机协作场景做好准备。
学生们纷纷表示:“这场报告受益匪浅,AI不是‘捷径’,而是需要驾驭的‘工具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