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特约记者/陈可 学生记者/李硕)10月24日,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第三届“1024计算机文化节”在党建文化苑圆满举办。本次活动以“编码无界,智创未来”为主题,通过丰富多元的社团成果展示与特色益智游戏,弘扬计算机文化,强化学生专业归属感,激发创新实践活力,为师生呈现了一场专业与趣味交融的文化盛宴。
活动现场亮点频现,六大特色益智游戏将计算机专业知识巧妙转化为沉浸式互动体验。“1024挑战”中,参与者需精准操控秒表停在10.24秒(误差0.05秒内),呼应计算机存储单位换算逻辑,锻炼极致精度思维;“栈帧无痕遍历”里,玩家操纵钩子沿铁丝轨道移动,触线即失败,关联“遍历数据结构”“规避内存错误”的专业场景,培养细节把控力;“射飞bug”以塑料弓和吸盘箭瞄准靶心,两次机会射中8环内即可成功,借即时反馈缓解编程“延迟反馈”的心理落差,同时实现眼部肌肉的主动放松;“‘指’杯寻针”通过纸杯叠放与复原的速度比拼,既活动手部关节,又契合“按逻辑流程执行任务”的程序员工作模式,迁移代码逻辑优化思维;“自走飞行棋”用C语言编写随机掷骰子代码,让参与者体会“用代码定义世界”的工作逻辑;“心想事‘程’”则邀请大家在橙子上手绘计算机元素,切换思维模式,传递“心想事成”美好期许的同时唤醒职业共鸣。此外,四个优秀社团的成果展示区人气旺盛,学生们的技术项目成果直观呈现了专业实践的创新活力,现场集章兑换程序员专属礼品的机制,让参与热情持续升温。

从专业术语的场景化落地到职业素养的隐性培养,本届文化节的每一处设计都彰显着对计算机学科的深度理解。游戏环节将“精准控制”“逻辑优化”等编程核心能力转化为可感知的互动挑战,让抽象知识鲜活可触;社团成果展示搭建了从理论到应用的桥梁,让学生清晰看到专业成长路径。这种“寓教于乐”的形式,打破专业学习壁垒,使学生在沉浸式参与中深化对计算机专业的认知与认同。第三届“1024计算机文化节”的圆满落幕,是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专业文化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。它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现专业魅力、释放创新活力的舞台,更以文化为纽带,将专业知识、职业素养与趣味体验紧密结合,为计算机人才培养注入持久动能,在编码世界与创新未来的交汇点上,书写崭新篇章。(校对/陈旭 审核/赵东江 责编/鲁静薇)